金属线、扎带、麻绳等最普通的纤维材料能创造出怎样的艺术品?南非著名摄影家罗杰·拜伦的摄影作品首次在河南出展,会给观众带来哪些震撼?
(相关资料图)
4月25日,海汇美术馆2023年度重磅双展——当代纤维艺术展《吴帆×李美京:记忆物语》及《莫名之相》罗杰·拜伦个展正式亮相。
连接记忆与现实的纤维艺术
《吴帆×李美京:记忆物语》当代纤维艺术展,通过呈现艺术家吴帆和李美京的纤维材料创作,探讨当代纤维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以及女性情感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性。开幕现场,艺术家吴帆、深圳木星美术馆馆长吕红荣等与大家分享本次展览的精彩内容。
来自中国的吴帆和来自美国的李美京把自己定位为纤维艺术家,选择线性材料,穿针引线般连接了过去的记忆与当下的现实。吴帆的创作灵感源于自然与内心感悟,将植物形态作为符号、以日常物品为载体、以纺织与金属纤维为材料,呈现或具象、或抽象的立体形态,探讨人与自然、物、环境之间关系的本质。李美京的作品以活力的色彩和不寻常的造型,塑造强烈的视觉张力,体现纺织的劳动和仪式过程之美。
这是郑州第一个大型的当代纤维艺术展览,两位女性艺术家用细腻与极具美感的呈现,以极普通的金属线、扎带等纤维材料创造出极具想象力和震撼力的装置艺术作品,拉近观者与艺术的距离。
荒诞的“拜伦式”美学
《莫名之相》展出了现居南非的著名摄影家罗杰·拜伦(Roger Ballen)各个时期的作品。作为南非极负盛名的艺术家和国际摄影大师,罗杰·拜伦的艺术生涯长达50年。如果说大部分摄影师的作品是“时间的切片”,那么罗杰·拜伦的作品是“现实的隐喻”。
罗杰·拜伦,1950年出生于纽约,1974年移居南非,早期拍摄了南非偏僻村落里布尔人的生活,后来开始用导演式的方式关注心理与空间的关系,荒诞、涂鸦、沉郁、几何等关键词构成了人们想象中的罗杰·拜伦。
罗杰·拜伦镜头下的人物,常常有一种世外之人的荒芜感——所谓世外,是你在都市生活中难以遇见,甚至在大众媒体上也难以目睹的那类人物。他所拍摄的场景,虽常常令人不解,却成为了一个个荒诞的剧场。
罗杰·拜伦早期主要选用黑白摄影,拉远与现实的距离。2000年后,在他的作品中,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他将绘画、雕塑和装置融入摄影和视频作品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觉语言。他创造了一种可识别的独特摄影美学,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赞誉,被称为“拜伦式”。
本次展览是近年来罗杰·拜伦在全球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展览。今年是中国与南非建交25周年,此次展览也是中国与南非的文化交流项目。同时,展览期间将设置一个特殊单元,艺术家会在展厅内用近一周的时间完成一组大型艺术装置。
据悉,本次展览分别在郑州海汇美术馆第一、二展厅展出,采用通票的形式,从4月24日持续至7月23日。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关键词:
-
乐事薯片推出迷你洗手指机配备Type-C接口可以反复充电 限量5台只送不卖2022-08-15
-
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发展支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22-07-07
-
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2-03-18
-
河北沧州:学生“暖心小纸条”致敬“最美逆行者”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