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也能做“加法” 当前聚焦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23-04-12 15:01:07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2日讯(记者蔡燕秋 通讯员秦冕)4月11日,武汉市优质水稻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黄陂区木兰大余湾心湖基地开展。武汉市相关行业专家、种植户代表、基地生产技术人员等齐聚一堂,交流水稻新品种研发、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

活动现场。孙大卫 摄


(资料图)

武汉市农技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朱伯华、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程建平博士、武汉大学李绍清教授现场分别带来《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栽培“三新”技术》《“水稻+”高质高效绿色种养技术模式》《杂交水稻那些事》学术报告,从水稻的起源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专家们传播科学知识、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其中,给水稻做“加法”的观点成为大家的共识。

武汉市农技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朱伯华。孙大卫 摄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朱伯华介绍,水稻生产具有多季节种植、广适种植和弹性种植的特点,其生产回旋能力和补偿能力是其他作物无法相比的。“因此,探索一条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让水稻产业焕发持久活力。”她提出,“水稻+”绿色高效模式正是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该模式包括“稻粮统筹”“稻经轮作”“稻渔共生”“稻禽协同”等,通过科学搭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水产、禽类品种,优化了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和供给结构。

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程建平博士。孙大卫 摄

“目前,水稻+模式在湖北省襄阳市、远安县、洪湖市、石首市等地均已取得成效……”程建平以详细实践案例进一步阐述了“水稻+”高质高效绿色种养技术模式的光明前景。他以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关键技术为例,总结其特点为“集成资源节约高效、效能稳定提升、产品绿色优质”。

武汉大学李绍清教授。孙大卫 摄

李绍清带来《杂交水稻这些事》研究分享,以水稻人不懈努力的故事讲述杂交稻的发展历程。值得一提的是,他认为在杂交稻的研究利用过程中,常规稻的育种水平也随之提高,也产生一种“附加”效应。“把有优势的基因聚合到杂交稻的父本中来,优中选优,从而也找到了更有生长优势的常规稻基因,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他表示,目前水稻种植率越来越高,未来随着更多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其产量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

现场参与人员。孙大卫 摄

专家的报告和建议引发了不少现场种植户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共鸣。“这样的报告就像一次技术下乡,能够有效地推动最新的技术成果运用到我们一线生产中来,十分有益。”利梓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关代表说。

“水稻在我国整个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水稻生产中存在灾害影响、技术瓶颈、效益下降等问题,推动武汉市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正是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的题中之义。”活动主办方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今年市科协将持续打造“同心炬会科耀江城”党建品牌,积极组织动员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聚焦国家所需、社会关注、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学术成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举办系列科技助力高质量专项行动。本次学术交流会正是“同心炬会 科耀江城”中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首场活动。

【编辑:邓腊秀】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